长丰县岗集镇以党建为引领配资伐,将“窗帘之约”融入基层治理实践,聚焦特殊群体需求,通过整合资源、精准服务、健全机制,让邻里守望的温情落地生根,有效提升了治理效能与群众获得感。
建强组织体系,汇聚服务合力。以村(社区)党组织为核心,精心吸纳熟悉民情的红色小管家、热心公益的物业人员、主动担当的党员志愿者、专业素养的社工及贴心服务的家庭医生等多方力量,组建57支志愿服务队伍,构建“党组织+多方力量”的紧密协同服务格局。结合基层治理网格化管理,科学划分128个网格,为每个网格配备专职网格员与党员志愿者,创新“日常巡查+包户联系”模式。积极推动服务力量如毛细血管般渗透到楼栋、院落等每个角落,形成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的服务网络。目前配资伐,各村(社区)志愿者人数超过350人,党员占比超过50%。
精准摸排筛选,夯实服务基础。以党建网格为依托,组织党员干部、网格员及志愿者开展“地毯式”走访,每月至少2次上门,详细记录高龄独居老人的用药情况、低保困难家庭的收入来源、孤寡老人的情感需求、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学习状况等信息,共摸排重点人群1167人。结合健康状况、生活自理能力、家庭支持力度等6项指标综合评估,筛选出161名最需帮扶的服务对象,建立包含个人基本信息、需求清单、帮扶记录的动态台账,并在其家门张贴带有爱心标识的专属挂牌,让服务靶向精准触达。
创新服务模式,提升服务质效。推行“每日一望+定期走访+随时联络”暖心机制,由包户党员或邻居每日观察窗帘开关状态判断安全,每周3次入户倾听需求,通过24小时热线、专属微信群实现随时联络。针对需求提供定制服务:为行动不便老人代购米面油等生活物资,联合家庭医生每月2次上门测血压、查血糖,协助孤寡老人完成养老认证,为独居老人家庭安装扶手、防滑垫等适老化改造。累计解决各类问题40余件,从代买退烧药到陪同就医,让服务从“供给侧”精准对接“需求侧”,暖到群众心坎里。
健全长效机制,巩固治理成效。将“窗帘之约”纳入网格化日常管理,建立“党员包户+网格巡查+应急响应”闭环机制:党员包户每周至少2次对接,网格员每日巡查记录,应急问题1小时响应、24小时处置。对收集的问题实行“销号管理”,目前解决率达98.6%。结合“志愿服务”积分制,志愿者服务1小时存1积分,可兑换等值服务或生活用品,充分提高志愿服务人员工作积极性,今年以来已吸引300名志愿者长期参与,让“小窗帘”持续释放基层治理“大能量”。
(刘尚宏)
盈通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